顶层设计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来源:公众号“汽车信息安全”
2020-05-12
1929

消 息 概 述

    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公告称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三部委会近日发布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指南》充分发挥标准在车联网产业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引领作用,按照不同行业属性划分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与服务、车辆智能管理等若干部分,为打造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的车联网产业提供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制定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主要针对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智能管理工作需求,指导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道路运行管理及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领域标准化工作,推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车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水平,并逐步与《建设指南》其它部分共同形成统一、协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架构。


    通知显示,针对车联网产业发展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应用需求,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到2022年底,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20项以上,为开展车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60项以上。


    车联网产业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运行的主要载体,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智能管理主要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的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道路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构建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的思路是:围绕道路交通管理中心工作,以推动车联网技术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应用、保障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为核心,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道路运行管理及车辆协同管控与服务等领域国家、行业标准(标准架构体系见图2)。其中,开展登记管理是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和上道路行驶的基本前提;在车联网环境中,车辆及其驾驶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具有数字身份并对其进行验证是确保信息交互及安全的关键环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道路运行管理工作是车辆智能管理的核心所在;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工作是支撑车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应用的根本保障。


二、标准体系

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标准等5部分,如图3所示。



1、基础标准基础类标准为其它各部分标准的制修订提供支撑,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编码、符号等3类标准。(1)术语和定义。车辆智能管理术语和定义标准用于统一相关的基本概念,为各相关行业协调兼容奠定基础。(2)分类和编码。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支持对道路交通管理基础信息的存储、传输、辨识和访问,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分类与编码、道路交通事件分类与编码等标准。(3)符号。符号标准用于对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事件等进行标识与解析。2、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支撑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注册登记、在用车定期检验、机动车查验等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运行安全要求、运行安全测试要求2类标准。(1)运行安全要求。指智能网联汽车在上公共道路前必需的登记管理要求,包括申请注册登记时需符合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安全技术检验要求、查验工作规程等相关标准。(2)运行安全测试要求。指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涉及的测试项目和方法、道路环境、测试场地等相关要求,包括测评阶段所需要的“考试”环境的要求、测试项目、场景设置、评测规范及车载终端等相关标准。3、身份认证与安全在车联网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主要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设施之间身份互认,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身份认证平台及电子证件等3类标准。(1)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使用可信的数字身份标识智能网联汽车真实身份,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编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通用技术规范等标准。(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车联网环境下,需要在安装专用识读设备,读取或写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身份信息;接入车联网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需加注数字身份,设施与设施、设施与系统之间需进行身份互认。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数字身份通用技术规范、机动车电子证件标志通用技术规范等标准。(3)身份认证平台及电子证件。身份认证平台主要提供身份注册、身份认证、身份注销等身份管理服务,提供密钥分发管理及证书管理功能。身份认证平台包含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证件发行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子证件发行,提供电子证件相关应用服务。主要包括机动车身份认证系统技术要求、机动车身份认证系统服务接口规范、密钥分发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等标准。4、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标准主要支撑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实时运行管理等3类标准。(1)交通秩序管理。针对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汽车,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基于车联网信息技术进行违法取证、执法,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违法取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违法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智能网联汽车行驶记录装置等标准。(2)交通事故处理。针对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基于新技术开展车辆检验、检验鉴定等事故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调查、操作控制系统调查、事故责任认定、事故信息采集等标准。(3)实时运行管理。通过建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运行监管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开展实时管理,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通用技术要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安全保护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5、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标准主要支撑车联网环境下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及基于道路交通管理相关信息系统提供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2类标准。(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按照应用类型划分为信号管控、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交通执法、信息采集、信息发布与诱导以及面向车联网/车路协同的新型设施等类别。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基于车联网短程直接通信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进行直接信息交互,支撑各类车联网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交互接口规范、道路交通违法监测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等标准。(2)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管控、道路交通违法取证、交通管理综合应用、指挥调度等系统及面向车联网的应用服务平台。在车联网环境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面向行业外车联网平台、管理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层面的信息交互,开放涵盖人、车、路的各类交通管理数据,面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通行与信息服务,并采集各行业平台内部的交通信息,进行信息汇聚融合,支撑公安交通管理业务。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40/c7884427/part/7885180.pdf

主编:@Vincent Yang 
主理人@Keellee




收藏
点赞
2000